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编辑队伍
特色栏目
成果反响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流程
用稿编排规范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史学]领域下的文章目录
时间与历史:晚清士人的“二十世纪”意识
[93-102]
王鸿
[摘要]浏览(
1766
)次
DOI:
“争权”抑或“卸责”:再论皇室亲贵与皇族内阁的出台
[103-113]
杨猛
[摘要]浏览(
1629
)次
DOI:
五四启蒙思想家的时空意识——兼谈新文化运动的三个维度
[20-30]
俞祖华
[摘要]浏览(
1909
)次
DOI:
建国初期广东的南下大军挂帅问题再研究
[94-100]
李坤睿
[摘要]浏览(
2374
)次
DOI:
社会流动视域下的土地改革再探讨——以冀中解放区为中心的考察
[101-111]
杨豪
[摘要]浏览(
1858
)次
DOI:
孔子的进退之道与其对隐士群体之态度〗——《论语》“鸟兽不可与同群”新释论
[33-41]
吴柱
[摘要]浏览(
1668
)次
DOI:
西周“共和行政”历史真相新探
[23-32]
杜勇
[摘要]浏览(
1566
)次
DOI:
说“白汗”“盐汗”——基于早期生理史、劳动史与盐史的认识
[94-100]
王子今
[摘要]浏览(
1576
)次
DOI:
流动的政治景观——《升仙太子碑》与武周及中宗朝的洛阳政局
[101-108]
孙英刚
[摘要]浏览(
1497
)次
DOI:
中国环境史研究与“干涉限度差异”理论建构
[1-9]
蓝勇
[摘要]浏览(
1609
)次
DOI:
从特区到边区——陕甘宁根据地区域名称的政治博弈与生成逻辑
[108-118]
杨东
[摘要]浏览(
1862
)次
DOI:
时势与英雄:抗战前后历史教育中的英雄人物教学观
[119-128]
邓燕
[摘要]浏览(
1635
)次
DOI:
民国与伪满在《清实录》整理及研究上的学术竞争
[98-107]
谢贵安
[摘要]浏览(
1458
)次
DOI:
铸剑、剑解与道教身体观——“人剑合一”的知识考古
[85-93]
冯渝杰
[摘要]浏览(
2745
)次
DOI:
历史叙事与“语言学转向”的兴衰〗——以文本主义史学理论为中心的考察
[94-105]
艾俊树
[摘要]浏览(
1722
)次
DOI:
《礼记·礼运》篇“殽地”解——附论“地”观念的起源
[18-24]
晁福林
[摘要]浏览(
1570
)次
DOI:
中国早期“民本”思想与商周的有限王权
[25-33]
宁镇疆
[摘要]浏览(
1691
)次
DOI:
革命与自我革命——中共在国民参政会上的话语政治研究
[96-103]
李向洋 王建华
[摘要]浏览(
1558
)次
DOI:
从“国民”到“人民”:概念变迁与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者身份的确立(1912-1921)
[104-112]
袁洪亮 马玉梅
[摘要]浏览(
1695
)次
DOI:
汉代的“汉人”称谓与“汉人”认同
[97-105]
刘志平
[摘要]浏览(
1852
)次
DOI:
晚清国人对中外关系认识的变化及应对——从“华夷秩序”到“战国秩序”
[89-96]
刘悦斌
[摘要]浏览(
1661
)次
DOI:
政治寿?文化寿?——郭沫若五十寿辰暨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本末
[107-115]
谭徐锋
[摘要]浏览(
1677
)次
DOI:
乡村治理的困境与探索——以民国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中心
[91-98]
王先明 王雪
[摘要]浏览(
1779
)次
DOI:
宋人著述中的“华夷秩序”书写——“蛮”与“外国”
[99-106]
李俊芳
[摘要]浏览(
1657
)次
DOI: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1-12]
冯建勇 厉声
[摘要]浏览(
8288
)次
DOI:
宋代史书编传新趋势及其特点
[100-110]
燕永成
[摘要]浏览(
1715
)次
DOI:
西方史学界对英国“新君主制”的历史解读
[93-101]
焦兴涛
[摘要]浏览(
2139
)次
DOI:
南京国民政府卫生建制时期的拉西曼及其影响(1928-1934)
[102-110]
郗万富
[摘要]浏览(
2289
)次
DOI:
新时期的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研究
[1-11]
樊如森
[摘要]浏览(
2116
)次
DOI:
“世界”一词古代运用的演化轨迹及与近代转变之关系
[100-109]
余露
[摘要]浏览(
1768
)次
DOI:
中共对“大革命”内涵的认识及其转变初探
[91-99]
周家彬 朱小龙
[摘要]浏览(
1978
)次
DOI:
论北魏时期的开府仪同三司
[74-86]
张鹤泉
[摘要]浏览(
2095
)次
DOI:
科学与“党义”:国民历编订的争论及其意蕴
[98-109]
朱文哲
[摘要]浏览(
8636
)次
DOI:
英国政府与1917至1918年之康藏冲突
[87-97]
张皓
[摘要]浏览(
2116
)次
DOI:
元代官立童蒙教育初探
[95-101]
蔡春娟
[摘要]浏览(
1908
)次
DOI:
恽代英与中国共产党阶级分析的兴起
[86-94]
刘辉
[摘要]浏览(
1657
)次
DOI:
社会进化论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观念的递嬗
[7-14]
谢辉元
[摘要]浏览(
1737
)次
DOI:
论新罗乐舞的特征与新罗乡乐的内涵——兼论中国与新罗的乐舞交流
[87-94]
杜文玉
[摘要]浏览(
1735
)次
DOI:
论唐代岭南“溪洞”和“山洞”的开发
[95-106]
王承文
[摘要]浏览(
1934
)次
DOI:
宋代州府的法司与法司的驳正权
[94-99]
戴建国
[摘要]浏览(
1709
)次
DOI:
中国文明起源中的政治体与政治认同
[85-93]
李禹阶
[摘要]浏览(
1650
)次
DOI:
清代伊克昭盟南部蒙汉经济共同体的建构与解散——以“禁留地”土地利用为中心的分析
[93-103]
张力仁
[摘要]浏览(
2137
)次
DOI:
清末北京印局及其对工商业的放款——以晋商《宣统三年转本底账》为中心
[83-92]
刘秋根 陈添翼
[摘要]浏览(
1963
)次
DOI:
晚清时期中美条约关系的演变——从“搭便车”到“门户开放”
[83-102]
李育民
[摘要]浏览(
1604
)次
DOI: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日宣战问题再探
[81-91]
王瑶 朱华
[摘要]浏览(
1711
)次
DOI:
试论钱穆通史路径之时代根源及其所成就的“中国主义”
[68-77]
刘巍
[摘要]浏览(
1461
)次
DOI: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基层调解委员会述论
[78-87]
谢健
[摘要]浏览(
1564
)次
DOI:
汉魏开府制度考
[88-98]
张欣
[摘要]浏览(
1637
)次
DOI:
语言与体征——19世纪西方学界的人类族群划分标准之争
[101-109]
陈喆
[摘要]浏览(
1455
)次
DOI:
汉墓“老子把持仙箓”图考
[92-100]
姜生
[摘要]浏览(
1378
)次
DOI:
论西魏北周封爵等级的演变
[96-107]
张鹤泉
[摘要]浏览(
1545
)次
DOI:
杂派失控与传统中国的财政周期——再论“黄宗羲定律”的历史真相
[108-116]
谢红星
[摘要]浏览(
1484
)次
DOI:
宗庙与刘贺政治命运探微
[83-94]
王 刚
[摘要]浏览(
1956
)次
DOI:
抗战前后“民族英雄”问题的讨论与“汉奸”“华奸”之辩——以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影响为视角
[71-82]
黄兴涛
[摘要]浏览(
4164
)次
DOI:
北魏宗王官佐系统考述
[87-96]
刘 军
[摘要]浏览(
1491
)次
DOI:
试论传统社会“史”的宗教性功能
[97-104]
向晋卫
[摘要]浏览(
1388
)次
DOI:
“统一”之辩:西安事变前后国共两党的舆论交锋
[93-100]
李 蕉 夏 清
[摘要]浏览(
1492
)次
DOI:
概念遮覆:公羊学所谓“三世”的旧义与新诠
[86-92]
代国玺
[摘要]浏览(
1541
)次
DOI:
明清史学与中国史学近代转型研究刍议
[80-85]
谢贵安
[摘要]浏览(
1429
)次
DOI:
巴蜀历史发展中的“唐代断痕”问题——兼论中国古代的低生产力势力与战争负能量问题
[90-99]
蓝 勇
[摘要]浏览(
1662
)次
DOI:
侯外庐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
[100-108]
袁志伟 刘 怡
[摘要]浏览(
1544
)次
DOI:
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主体职能研究——以秦岭北麓地区为例
[125-128]
杨 恪
[摘要]浏览(
1405
)次
DOI:
“现代化”叙事中的边疆认知与边疆实践——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开发运动的多重图景
[87-97]
冯建勇
[摘要]浏览(
1564
)次
DOI:
唐长安城夜禁制度施行的时空背景及内容研究
[108-113]
刘 浩
[摘要]浏览(
1611
)次
DOI:
知识社会史视野下的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新探
[98-107]
顾少华
[摘要]浏览(
1596
)次
DOI:
师其意难去其法:论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对阶级斗争的认知
[93-101]
张文涛 姬颜丽
[摘要]浏览(
3450
)次
DOI:
近代中国耕地“红线”之争
[82-92]
李金铮
[摘要]浏览(
1559
)次
DOI:
浅析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国耻”与“亡国”话语
[89-94]
李 帆
[摘要]浏览(
1565
)次
DOI:
民国时期合作精英与农村金融制度的演进
[95-102]
龚 关
[摘要]浏览(
1530
)次
DOI:
从文化重心南移看南方士大夫集团优势地位的确立
[79-88]
朱子彦
[摘要]浏览(
1511
)次
DOI:
陕甘宁边区干部人生观教育的历史经验探析
[126-128]
肖周录 樊养才
[摘要]浏览(
1483
)次
DOI:
秦始皇的宗教倾向性与秦汉国家宗教中的齐楚传统
[105-113]
李玥凝
[摘要]浏览(
1692
)次
DOI:
秦始皇直道起点辨正
[96-104]
王子今
[摘要]浏览(
1546
)次
DOI:
民国时期乡村性别比例问题述评——以1920-1930年代华北乡村为中心
[92-102]
冯成杰
[摘要]浏览(
1735
)次
DOI:
简牍所见秦和汉初田亩制度的几个问题——以阡陌封埒的演变为核心
[80-86]
臧知非
[摘要]浏览(
1674
)次
DOI:
“啸”乐中的人文品藻——以唐太宗妃韦氏墓乐舞壁画啸伎为例
[87-91]
贾 嫚
[摘要]浏览(
1618
)次
DOI:
宋代的士人与医方——以《苏沈内翰良方》为中心的考察
[86-96]
易素梅
[摘要]浏览(
2017
)次
DOI:
司马迁创作《史记》动因再探
[103-105]
李笔浪
[摘要]浏览(
1812
)次
DOI:
唐代叙事史学的发展与史学叙事思想的创新
[97-102]
孙晓喜 吕 洋
[摘要]浏览(
1875
)次
DOI:
试论唐人的史学批评与“良史”观念
[92-97]
朱露川
[摘要]浏览(
1410
)次
DOI:
史学批评怎样促进史学发展
[85-91]
瞿林东
[摘要]浏览(
1431
)次
DOI:
传统、现实与策略:毛泽东有关雇农阶级归属判断再认识——基于对毛泽东1925-1939年间有关文本的扩展解读
[103-112]
朱亚坤
[摘要]浏览(
1824
)次
DOI:
红军长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95-102]
黄道炫
[摘要]浏览(
1788
)次
DOI:
天命史观与汉魏禅代的神学逻辑
[85-92]
冯渝杰
[摘要]浏览(
8434
)次
DOI:
清代民国西北茶叶运营体系的时空变迁
[75-84]
樊如森
[摘要]浏览(
1698
)次
DOI:
章太炎《齐物论释》文本成因及其价值考论
[93-99]
王晓洁
[摘要]浏览(
1880
)次
DOI:
公私视域下的“尊尊”与“亲亲”
[86-90]
刘 舫
[摘要]浏览(
1829
)次
DOI:
论“广源轮”案
[77-85]
侯中军
[摘要]浏览(
1699
)次
DOI:
“抑配民户”与“形势冒请” ——北宋青苗法五十年的官贷困境
[91-101]
张呈忠
[摘要]浏览(
1793
)次
DOI:
论东魏北齐王爵的封授及“准例降爵”
[74-84]
张鹤泉
[摘要]浏览(
1803
)次
DOI:
试论史书在宋代流传时的名人效应
[85-93]
燕永成
[摘要]浏览(
1650
)次
DOI:
唐华清宫“梨园”遗址性质商榷
[126-128]
孙志成 水田月
[摘要]浏览(
1761
)次
DOI:
陕甘宁边区县长的群体结构与施政要务
[94-102]
杨 东
[摘要]浏览(
1713
)次
DOI:
民国时期顾颉刚对唯物史观的态度
[91-97]
李政君
[摘要]浏览(
1441
)次
DOI:
共工氏考论
[80-90]
葛志毅 郭胜团
[摘要]浏览(
1664
)次
DOI:
建立有组织的生活——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乡村支部建设
[98-105]
王建华
[摘要]浏览(
1469
)次
DOI:
唐宋时期分家律法演进趋势论析
[79-86]
王美华
[摘要]浏览(
1537
)次
DOI:
普遍与特殊之间——侯外庐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治史路径
[87-93]
于佳彬
[摘要]浏览(
1506
)次
DOI:
北魏庶姓勋贵起家制度探研——以墓志所见为基础
[68-78]
刘 军
[摘要]浏览(
1529
)次
DOI:
近代中国赶超欧美的思想历程
[92-99]
马克锋
[摘要]浏览(
1581
)次
DOI:
商业化与近代京剧的变迁
[85-91]
罗检秋
[摘要]浏览(
1561
)次
DOI:
南宋的酒库与军费
[76-84]
李华瑞
[摘要]浏览(
1584
)次
DOI:
秦始皇议定“帝号”与执政合法性宣传
[74-82]
王子今
[摘要]浏览(
1542
)次
DOI:
历史编纂学近代转型概说
[92-101]
刘永祥
[摘要]浏览(
1539
)次
DOI:
“拓跋”、“鲜卑”合称与拓跋氏族称问题
[83-91]
郭 硕
[摘要]浏览(
1650
)次
DOI:
秦简中的“吏仆”与“吏养”
[73-77]
沈 刚
[摘要]浏览(
1810
)次
DOI:
学以致用与学以求知:20世纪30年代的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之争
[84-94]
张太原
[摘要]浏览(
1943
)次
DOI:
论后唐庄宗明宗嬗代事
[78-83]
刘 冲 陈 峰
[摘要]浏览(
3799
)次
DOI:
论夏舞与夏朝、夏族无关
[79-83]
吴 锐
[摘要]浏览(
1648
)次
DOI:
从李大钊到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的演变轨迹
[94-101]
俞祖华 耿茂华
[摘要]浏览(
1823
)次
DOI:
汉代初期祀“太一”制度成因考论
[126-128]
朱喆琳
[摘要]浏览(
1661
)次
DOI:
书局的权势网络与知识生产——以民国时期教科书编写发行为中心
[84-93]
刘 超
[摘要]浏览(
1564
)次
DOI:
古代日本绘卷上的长安景观——《吉备大臣入唐绘卷》的发现与研究
[93-101]
郭雪妮
[摘要]浏览(
4886
)次
DOI:
秦统一合理化宣传策略的形成及改进——以初并天下诏为中心的探讨
[85-92]
崔建华
[摘要]浏览(
2169
)次
DOI:
应当怎样看待宋元易代
[78-84]
张邦炜
[摘要]浏览(
1807
)次
DOI:
“普遍”历史观念的引进与中国历史编纂的发展
[78-88]
舒习龙
[摘要]浏览(
1662
)次
DOI:
试析程朱理学在清代的衰落
[89-96]
张昭军
[摘要]浏览(
1713
)次
DOI:
地图所见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学分析——以苏州古城图为例
[91-99]
臧公秀
[摘要]浏览(
1515
)次
DOI:
清华简《汤处于汤丘》与商汤始居地考辨
[100-107]
刘成群
[摘要]浏览(
1716
)次
DOI:
触觉与视觉之间的传统与现代性?——中国历史、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感
[82-90]
陈 昊
[摘要]浏览(
1612
)次
DOI:
民国时期县官称谓的历史迁变与基层映像
[90-99]
杨东
[摘要]浏览(
1813
)次
DOI:
平民传记史学价值的多视野观察
[73-79]
钱茂伟
[摘要]浏览(
1550
)次
DOI:
论元和三年制举科场案——兼论牛李党争之发端与影响
[80-89]
金滢坤
[摘要]浏览(
5832
)次
DOI:
秦汉时期政治危局应对的交通控制策略
[79-85]
王子今
[摘要]浏览(
1940
)次
DOI:
历史上的交流与互动: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理论与实践
[92-101]
刘耀辉
[摘要]浏览(
1827
)次
DOI:
论唐初史家群体及其正史撰述
[71-77]
瞿林东
[摘要]浏览(
3336
)次
DOI:
宋代道学家的宗法论*
[85-96]
佐佐木爱作 钟翀译
[摘要]浏览(
3376
)次
DOI:
论中晚唐笔记小说中明皇叙事的文化心态
[58-64]
郑珂 刘炜评
[摘要]浏览(
3124
)次
DOI:
略论晚唐蒋氏史学世家
[78-84]
朱露川
[摘要]浏览(
3373
)次
DOI:
晋国宗法政治的蜕变
[84-89]
王 彪 黄朴民
[摘要]浏览(
3480
)次
DOI:
观众成本说:五四运动的一中政治传播学释读框架
[90-101]
潘祥辉
[摘要]浏览(
3651
)次
DOI:
北魏前朝五等公爵封授范围限定问题考查
[74-83]
张鹤泉
[摘要]浏览(
3956
)次
DOI: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中国民族文化外来说及其论辩*
[79-87]
周书灿
[摘要]浏览(
1424
)次
DOI:
五代文臣与诸科取额盛险峰
[88-97]
盛险峰
[摘要]浏览(
1461
)次
DOI:
抗日战争前夕党在伊克昭盟的统战工作
[98-103]
王志平
[摘要]浏览(
1327
)次
DOI:
新史学”与周谷城的通史编纂
[103-109]
刘永祥
[摘要]浏览(
1933
)次
DOI:
从清华简《说命》看《尚书》学史的一柱公案
[86-90]
晁福林
[摘要]浏览(
1711
)次
DOI:
秦汉间的政治转折与相权问题探微王刚
[91-102]
王刚
[摘要]浏览(
1740
)次
DOI:
西汉授田制废止问题辨正——兼谈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授田制的历史实践问题
[69-80]
臧知非
[摘要]浏览(
1629
)次
DOI:
徐福东渡与秦始皇的海洋意识
[81-89]
邹振环
[摘要]浏览(
1572
)次
DOI:
从思潮到事功:民国建设思潮的历史探研与反思
[90-97]
杜 慧
[摘要]浏览(
1438
)次
DOI:
天高皇帝近:面向民众开放的皇权秩序建构——秦汉皇帝和民众之间复杂关系的互动和呈现
[69-80]
雷戈
[摘要]浏览(
2323
)次
DOI:
挑战与应对:民国关中植树造林活动的缘起与成效
[87-93]
刘立荣
[摘要]浏览(
1671
)次
DOI:
五代时期:历史编纂优良传统经受的考验
[81-86]
张峰
[摘要]浏览(
1822
)次
DOI:
中国与一战:中立国身份下的预筹与会
[82-90]
侯中军
[摘要]浏览(
1836
)次
DOI:
边疆、民族与梁启超“新中国”的建构
[73-81]
王鹏辉
[摘要]浏览(
1875
)次
DOI:
论唐代科举与唐人编选诗文总集之关系
[91-97]
卢燕新
[摘要]浏览(
1827
)次
DOI:
论曾国藩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90-97]
武道房
[摘要]浏览(
1861
)次
DOI:
组织发展的弹性空间——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吸纳党员机制的历史考察
[81-89]
王建华
[摘要]浏览(
1723
)次
DOI:
唐代边塞诗“绝域”意象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98-104]
王永莉
[摘要]浏览(
2223
)次
DOI:
季姬尊铭与西周兵民基层组织初探
[74-79]
王 晖
[摘要]浏览(
1738
)次
DOI:
国民革命时期的“智识阶级”论争——从“打倒智识阶级”的口号谈起
[80-87]
张文涛
[摘要]浏览(
2261
)次
DOI:
中国古学之生命形态及其进展方式
[1-11]
劳承万 蓝国桥
[摘要]浏览(
1547
)次
DOI:
纪事本末体经解序列探究——兼论纪事本末体的创始
[88-95]
周翔宇 周国林
[摘要]浏览(
2201
)次
DOI:
论中国史学谱系的层累和延展——兼论中国史学史体系的发展模式
[69-77]
谢贵安
[摘要]浏览(
1785
)次
DOI:
历史转折与时代诉求——对近代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再思考
[78-91]
王先明
[摘要]浏览(
2033
)次
DOI:
清代中俄恰克图贸易的历史作用
[92-99]
丰若非 燕红忠
[摘要]浏览(
1759
)次
DOI:
中国古代图像史料运用的实践与理论建构
[66-75]
蓝 勇
[摘要]浏览(
1726
)次
DOI:
近代国学的发展及成就
[76-82]
张茂泽
[摘要]浏览(
1856
)次
DOI:
君子志向与妾妇心态间的张力与冲突——东林党人的矛盾人格解析
[83-91]
姚 星
[摘要]浏览(
1926
)次
DOI:
清代典商的经营及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以乾嘉两份典商诉状为中心
[78-86]
刘秋根 彭志才
[摘要]浏览(
1839
)次
DOI:
汉昭帝“弄田”辨议
[72-77]
王子今
[摘要]浏览(
2248
)次
DOI:
清季改良与革命之争的思想缘起
[87-96]
胡其柱
[摘要]浏览(
1868
)次
DOI:
采编系统入口
作者在线注册
作者投稿查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专家在线审稿
期刊信息
作者园地
更多>>
《人文杂志》稿约
中图分类号查询
期刊鉴别方法
作图常用参数
《人文杂志》编辑工作流程
《人文杂志》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施行办法
诚信声明
文章检索
上期目录
下期目录
刊期索引
过刊查询
下载排名
浏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