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柱.孔子的进退之道与其对隐士群体之态度〗——《论语》“鸟兽不可与同群”新释论[J].人文杂志,2019,(05):033-41.
点击复制

孔子的进退之道与其对隐士群体之态度〗——《论语》“鸟兽不可与同群”新释论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19年05期
页码:
033-41
栏目:
出版日期:
2019-05-22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19)05-0033-09
作者:
吴柱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孔子 隐士 论语 鸟兽
分类号:
B222.2;K204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乱世之中,孔子一方面主张“无道则隐”,一方面又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方面视隐者为道德知己,一方面又不得不与其分道扬镳。因此,孔子与隐士在道德追求上共通,在政治取向上殊途。隐士身心俱隐,孔子身隐而心不隐。《论语》中“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强调的是孔子在精神层面对隐士的认同,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强调的是孔子与隐士在政治选择上异路。孔子怀着矛盾和无奈的心情徘徊在进退之间,所以才会被隐士的讽谏所刺痛,表露出惆怅失落之情。鸟兽和隐士都是隐逸精神的标志,在《论语》中“斯人之徒”是指以长沮、桀溺为代表的隐士群体。汉代以来的主流说法孔子不愿与隐士同群,而选择与天下人同群是错误的。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人文集经义整理与研究”(17ZDA259)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