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心怡,刘 艳.我们如何回忆过去?——余华《活着》中的时间建构与记忆讲述[J].人文杂志,2023,(12):067-78.
点击复制

我们如何回忆过去?——余华《活着》中的时间建构与记忆讲述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23年第12期
页码:
067-78
栏目:
出版日期:
2023-12-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23)12-0067-12
作者:
孙心怡刘 艳
关键词:
余华《活着》时间建构记忆讲述叙述眼光
分类号:
I207.4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余华代表作《活着》具有独特的时间建构与记忆讲述特征。小说将自然的时间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呈现了人物生命历程的绵延流淌,及其在“活着”与“死亡”之间摇曳的姿态与一根头发负起千钧的坚韧力量。一方面,在讲述之中,福贵对牛的命名与呼喊在共时性层面赋予讲述以历时性意义,遵从时间的自然规律,体现出伯格森的“绵延”意味;小说故事层与话语层的“两个福贵”,体现出海登?怀特的“言辞结构”以及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对“小历史”的重视,在“生活”与“幸存”之间消解了“生”与“死”之间的决然对立,也使得叙事本身拥有了中国气韵的生命力,从“说”的角度体现了记忆的疗愈作用。另一方面,在讲述之外,处于“忘年之交”对话关系的采风者和福贵之间,存在着两层聚焦的叙事关系,结合英加登的“不定点”理论,展现时间整合年轻人与老年人对生命的理解的深刻力量;通过对阳光、黑夜、大地的相关讲述,展现“向死而生”的生命态度。同时,小说也引发了对“记忆讲述”方式及“过去”之意义的更深层追问。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