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斯珉.理学视域下的“中和”新解——论程颐的中和思想[J].人文杂志,2020,(12):009-16.
点击复制

理学视域下的“中和”新解——论程颐的中和思想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20年第12期
页码:
009-16
栏目:
出版日期:
2020-12-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20)12-0009-08
作者:
张斯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
程颐 中和 未发已发 心性 敬义夹持
摘要:
程颐建构理学体系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儒家道统论的逻辑下,对传统的儒家典籍进行理学化诠释。他对《中庸》之“中和”思想的疏解,就是这一过程的典型代表。程颐将“中”分为“在中”“中之道”和“中者状性之体段”三个层次:“在中”指心体寂然不动时呈现的浑然无方向的状态;“中之道”凸显的是“已发之中”,即“和”的无过不及之意;“中者状性之体段”是指至善之性本自中道、无偏塞昏蔽的性状。程颐基于心性论说明了“中”之三义的思想次第:心体未发时能够涵摄性体以构成其“浑然在中”的内在根据;心贯通于未发已发,因而可以由“发而中节”之和探寻性体的中道状态。在工夫论上,他以“敬义夹持”为修养总则,要求未发时以恭敬的态度涵养心性统一体,保持“在中”状态;已发时加上格物穷理的集义工夫,获得判断是非的具体准则并落实之。程颐对“中和”思想具有理学化色彩的诠释,使得《中庸》成为支撑其理学体系的关键文献,也为道学开辟了一条区别于汉唐儒学的经典诠释路径。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