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 新.灾害管理合作与中国—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互动逻辑与实践路径[J].人文杂志,2024,(11):131-140.
点击复制

灾害管理合作与中国—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互动逻辑与实践路径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24年第11期
页码:
131-140
栏目:
出版日期:
2024-11-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24)11-0131-10
作者:
张 新
关键词:
灾害管理“一带一路”多边主义
分类号:
F125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灾害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共有风险挑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沿线地区和国家协同灾害管理合作。东南亚是“一带一路”沿线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和优先方向。中国与东盟较早开展灾害管理合作,为“一带一路”灾害救援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范本与实践经验,但也凸显出受援国主权问题考虑、东盟方式在灾害救援中的灵活性不足、地区和国家应灾技术能力与标准不一、地区救灾机制拥堵等现实挑战。展望未来,中国与地区和国家灾害管理合作应注重与多元救援主体建立广泛联系;利用大数据与信息技术优化灾害预警与风险评估;完善防控联控机制建设与能力建设并行;依托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基地形成示范效应;积极引导地区不同救援主体良性竞合,协同地区和国家参与国际多边救援行动,进而探索优化“一带一路”灾害管理合作模式,助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新形势下中欧班列抗风险与量质提升研究”(SCJJ24ZD78)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