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雅惠.地域互动与文风演进:早期桐城派作家的淮扬因缘及其文学史意义[J].人文杂志,2024,(11):079-93.
点击复制
地域互动与文风演进:早期桐城派作家的淮扬因缘及其文学史意义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 卷:
-
- 期数:
-
2024年第11期
- 页码:
-
079-93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24-11-15
文章信息/Info
- 文章编号:
-
0447-662X(2024)11-0079-15
- 作者:
-
师雅惠
-
- 关键词:
-
桐城派; 淮扬; 王懋竑; 张符骧
- 分类号:
-
I206.2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淮安、扬州作为南北交通要冲与经济、文教发达之地,早期桐城派作家不仅在这里得到经济支持与声名传扬,而且他们的为学为文理念,如重视文章情感内核与文辞“活法”的古文观念,以及将时文视为经学学问之一环与古文辞之一体的时文理念,也得到了淮扬友人的充分肯定与呼应。这些理念,日后成为桐城派文章理论的重要内核。考索清康熙至乾隆初年以戴名世、方苞为代表的早期桐城派作家与以王式丹、王懋竑、张符骧等为代表的淮安、扬州府士人交游情况,并进一步探析桐城派精神血脉中的“淮扬”因素及其文学史意义,也即桐城与淮扬两地之间的人文交流与文化互动,可为我们理解清代知识界学风与文风的形成机制提供典范样本。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