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 敏.“表达”的悖论:论梅洛-庞蒂的意义理论[J].人文杂志,2024,(7):072-81.
点击复制
“表达”的悖论:论梅洛-庞蒂的意义理论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 卷:
-
- 期数:
-
2024年第7期
- 页码:
-
072-81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24-07-15
文章信息/Info
- 文章编号:
-
0447-662X(2024)07-0072-10
- 作者:
-
胡 敏
-
- 关键词:
-
表达现象; 梅洛-庞蒂; 身体; 语言; 意义
- 分类号:
-
J0-02I01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表达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传达内心思想的再现性行为,与身体感知无关。梅洛-庞蒂指出表达并非脱离身体的纯粹意识的意向性活动,在场身体的参与是表达发生的必要条件。表达存在一种根本性悖论:它是一种作为纯粹重复和纯粹创造之间的活动,亦是重复既有意义与创造新意义之间的矛盾运动。通过对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中的语言及意义生成问题的考察,可以得出一种基于具身感知的意义理论:理解文本并非要寻求符号背后本不存在的“原意”,而是通过一个可感身体在过去、现在和理想的汇聚时刻来“实现”意义。这种意义理论表明读者并非被动的意义接受者,阅读本身是一种介于重复和创造的表达。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梅洛-庞蒂的‘感性—交织’艺术现象学研究”(2023ZWY002)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