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建森,赵逸琳.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意义[J].人文杂志,2023,(7):110-117.
点击复制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意义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23年第7期
页码:
110-117
栏目:
出版日期:
2023-07-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23)07-0110-08
作者:
李建森赵逸琳
关键词:
延安时期劳动伦理教育思想无产阶级化价值取向现代意义
分类号:
A8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在逻辑上别开生面,其历史影响深刻而持久。它立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过渡性社会伦理实际,拱绕“无产阶级化”价值旨归,建构了一种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更具劳动主体层次丰富性的道德本体论,以一种纵横捭阖的理论气魄在现代中国伦理生活领域掀起一股劳动伦理思想新风。其理论创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伦理教育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操持正确价值取向具有重大的实践镜鉴意义。无产阶级所推崇的劳动修养绝不是寄托玄思情结或宣泄失意心绪而隐遁的自我放逐,绝不是“与民并耕而食”的乌托邦恣肆,而是摒弃道德修养碎片化的革命现实主义伦理超越,以期在道德人格上升华为“最干净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谢延秀,惠雁冰.“融”与“变”——从《白毛女》的艺术表现机制看延安时期戏剧创作的历史经验[J].人文杂志,2024,(8):134.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22&ZD025)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