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 杨.社会基础如何形塑城市基层自治——以小区自治为中心[J].人文杂志,2022,(11):093-102.
点击复制

社会基础如何形塑城市基层自治——以小区自治为中心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22年第11期
页码:
093-102
栏目:
出版日期:
2022-11-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22)11-0093-10
作者:
刘 杨
关键词:
城市基层基础治理现代化小区自治
分类号:
D669.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我国城市社会结构正在高速转型,以国家力量和政府行政为主导的基层治理模式面临重大挑战。城市基层治理需要 找回社会 ,推动基层自治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社区自治陷入困境的背景下,以小区自治为形态的城市基层自治模式正在兴起,而在不同类型的小区中,居民自治的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小区自治的兴起和差异格局表明,公共事务需求、积极分子、社会规模、社会关联度是影响自治生成和运转的基础性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城市基层自治的社会基础,形塑着自治的形态与特征。城市基层自治主要遵循 空间 关系 的逻辑结构展开,公共事务需求是触发自治的主要原因,以积极分子为主体的主导力量承担着自治的动员、组织和协调,自治单元的社会规模和社会关联始终制约着自治的运转,影响着自治的过程和效果。深入研究城市基层自治的中国经验,不仅有助于认识 自治 这一传统学术命题的内涵与前景,也有助于廓清和发掘基层治理的社会资源,开拓有效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