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伟清.后果、动机与意图——论密尔的道德评价理论[J].人文杂志,2021,(4):060-72.
点击复制

后果、动机与意图——论密尔的道德评价理论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21年第4期
页码:
060-72
栏目:
出版日期:
2021-04-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21)04-0060-13
作者:
杨伟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关键词:
密尔 道德评价 后果 动机 意图
摘要:
后果、动机与意图是理解密尔道德评价理论的三个关键词。在密尔那里,后果指的是实施行为时所能带来的结果如何,动机指的是行为背后的根本驱动力,而意图指的是行为者想要做什么。行为的动机是意图产生的原因。密尔把道德评价明确区分为对行为和行为者的评价。在对行为进行评价时,他是根据行为的可能后果来进行的。当他说行为的对错取决于行为的意图时,鉴于他所理解的意图就是对行为结果的预测,这一表述就与说行为的对错取决于其可能后果是一回事,两者并不矛盾。他认为行为的动机无关于行为的道德性。这一说法值得商榷。行为的动机的确不能决定其对错,但会影响到其道德价值。在对行为者作评价时,他潜在地区分了短时的和长时的评价。就短时的评价而言,动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特别有助于认知行为者的内在自我。当然,同时也需要考虑行为的可能后果。就长时的评价来说,动机并非关键因素,真正重要的是行为的实际结果怎么样。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