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玉彬.自然与人文之间——老子“器”论的思想意蕴[J].人文杂志,2017,(09):010-16.
点击复制
自然与人文之间——老子“器”论的思想意蕴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 卷:
-
- 期数:
-
2017年09期
- 页码:
-
010-16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17-09-15
文章信息/Info
- 文章编号:
-
0447-662X(2017)09-0010-07
- 作者:
-
王玉彬
-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 关键词:
-
老子 器 道 人文 自然 天下
- 分类号:
-
B223.1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老子哲学可被“强为之容”地划分为两个世界:“道生万物”呈现的是“自然世界”之情态;“人文世界”则因“朴散而为器”“因物以制器”而绽开。在老子那里,“器”意味着人文之始,人的“制器”“用器”会衍生出“制”与“名”,“名制”就是人文的顶级表现型态;若不“知止”,“名制”会逐渐积聚起外在于人与器的力量,终而蜕变为规制与宰控人类世界的符号系统,终而丧失与自然价值的本源牵系。通过对“道器关系”的阐发,老子意在以“道”之自然价值化解人文之弊,“知止”“恬淡”“清静”就是在自然价值贞定下对待“器-制-名”的应然态度。而且,在老子的政治视域之中,“天下”可比“神器”,“大道”堪称“大器”,以“大器”之自然价值守护并证成“神器”之尊贵性、公共性与意义饱满性,即为老子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理想。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先秦子学视域下的庄子哲学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