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玲娣 杨建飞.拉赫曼和卢卡斯预期理论的比较研究[J].人文杂志,2017,(06):048-59.
点击复制

拉赫曼和卢卡斯预期理论的比较研究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17年06期
页码:
048-59
栏目:
出版日期:
2017-06-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17)06-0048-12
作者:
武玲娣 杨建飞
武玲娣,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杨建飞,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学的视角 解释的视角 行为人 时间 不确定性 均衡 资本
分类号:
F091.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因缺乏微观基础而对滞涨解释乏力,卢卡斯和拉赫曼则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主张将预期问题引入宏观经济分析,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以科学和解释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研究视角作为切入点,比较了理性预期学者卢卡斯和奥地利学者拉赫曼的预期理论,发现他们在涉及预期问题的核心议题——行为人、时间和不确定性、均衡以及资本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认知分歧,表现为“代表性行为人与真实人”“信息和风险与知识和不确定性”“均衡与过程” 以及“同质资本与异质资本”上的观点对立。将作为凯恩斯经济学对手的卢卡斯和拉赫曼的预期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经济学发展的困境以及当前宏观经济的形势。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结构调整、就业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基于转型期的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的实证”(12YJA790007)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