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友华 施旖旎.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J].人文杂志,2015,(12):111-118.
点击复制
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 卷:
-
- 期数:
-
2015年12期
- 页码:
-
111-118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15-12-14
文章信息/Info
- 文章编号:
-
0447-662X(2015)12-0111-08
- 作者:
-
陈友华 施旖旎
-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 关键词:
-
时间银行 老龄化 劣币驱逐良币 创新
- 分类号:
-
C916;D669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作为志愿服务创新和养老服务探索的时间银行,在社区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时间银行的缘起、概念、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时间银行在中国探索中发生变异,从回应高失业率演变为应对老龄化。时间银行是一种特殊且复杂的信用产品,类似于延期支付的信用支票,其可持续运行不仅依赖于两个基本认同:每个人的时间是等价的,以偿还为基础的“志愿”服务;还必须满足三个客观条件:承接机构的公益心、丰富资源、高公信力与强运营能力;人口的可持续性;覆盖区域的广泛性。时间银行的提出,不仅是将时间量化、物质化的表现,也是将“志愿”服务量化、世俗化的结果。时间银行中所交换的服务与其说是志愿无偿服务,不如说是自愿有偿服务,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研究”(11AZD025)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