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明霞 范鑫涛.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要义*[J].人文杂志,2015,(05):022-25.
点击复制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要义*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15年05期
页码:
022-25
栏目:
哲学原理
出版日期:
2015-05-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15)06-0022-04
作者:
张明霞 范鑫涛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西安医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家 社会 “国家安全”“社会建设”
分类号:
B035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作为一个“不是现成的,而是解释学的”逻辑-开放体系,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框架可概括为:国家源于社会理论;国家脱离并驾驭社会理论;社会摆脱国家控制理论;国家消亡或者国家回归社会理论。这一学说的逻辑机理可归结为:社会之于国家具有本源意义;国家之于社会具有实现意义。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降,这一学说凭借三次大的“复兴”浪潮,不断得到有效辩护和切实推进。正确理解和诠释经典马克思主义超越“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抽象对立的“国家-社会”理论,在当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建设”问题,都可以在这一经典学说中获得应有和本有的理论地平线及其方法论启示。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2013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新文化安全观’与意识形态建设战略研究”(13C008)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