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林侠.《红高粱》的经典化及其电影批评的功能[J].人文杂志,2020,(3):062-70.
点击复制

《红高粱》的经典化及其电影批评的功能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20年第3期
页码:
062-70
栏目:
出版日期:
2020-03-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20)03-0062-09
作者:
陈林侠
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中山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经典化 深度模式 艺术批评 文化批评
摘要:
《红高粱》在20世纪80年代复杂的历史现场中,逐渐成为第五代的经典之作。经典化大致存在三个阶段:首先,文本在大众/精英、感性/理性、故事/观念、情节/影像等层面存在“可争议性”,报纸、专业期刊等多种媒体参与助力使之成为从下而上讨论的现象;其次,专业批评的介入是电影经典化的关键,包括内部的艺术批评与外围的文化批评,其中具有思辨深度的否定性批评、注重宏观与理论深度的文化批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隐藏意义;最后,在经历了争鸣阶段后,需要从维护文本的角度回应否定性批评,阐释缺陷的主客观因素,形成令人信服的权威性结论,这成为经典化的终点。《红高粱》的经典化过程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典型意义。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