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敏.“人之为人”的道德涵育——论儒家人性论与现代公民道德建设[J].人文杂志,2020,(1):064-72.
点击复制

“人之为人”的道德涵育——论儒家人性论与现代公民道德建设
分享到:

《人文杂志》[ISSN:0447-662X/CN:61-1005/C]

卷:
期数:
2020年第1期
页码:
064-72
栏目:
出版日期:
2020-01-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0447-662X(2020)01-0064-09
作者:
王敏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儒家人性论 公民道德 人格塑造 现代转化
摘要:
儒家人性论的发展在先秦、宋明和清代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时代特点。孔子认为人性善恶取决于后天习染,孟子强调道德修养源于先天善端的涵育,荀子以为理想人格的形成依靠后天的礼法教化。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等在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整体架构下,强调通过涵养德性、变化气质成就理想的道德人格。戴震、王夫之等人均强调后天的教育对善性养成的重要性。儒家人性论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个人修养和国家德治的重大思想指引,如何汲取其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创构新的人性理论,以切实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最终实现社会有序发展下的个体全面自由发展,从而推进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顺利完成,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1-15